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民族的自然地理空间与共同性
文献摘要: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天赐的相对隔离的自然地理空间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形成,同时也是形成多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地域体现为相对隔离的特征,为古中国文明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这也是古中国文明区别于国外古代文明的重要客观条件,有利于中华族系①各民族共同开发中国辽阔的疆域.在中国史前和古代文明时期,由于不受外敌的影响,中华族系内部可以长期地自然交流互动,在巨大的自然地理空间内部循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在多元性、多样性是常态的"基质结构"的情况下,一体性和共同性成为持续的增量,是"主线和方向".如果没有这种相对隔离的自然地理特点,多元的文化区域很难发生这些紧密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还有可能形成为对抗的势均力敌的"各民族",出现频繁的毁灭性冲撞,"华夏族系"②发展成为巨型民族共同体——夏民族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文献关键词:
中华民族;自然地理空间;华夏族;共同性
作者姓名:
都永浩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都永浩-.中华民族的自然地理空间与共同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2):26-31
A类:
B类:
自然地理空间,天赐,中华民族共同性,一体性,多元性,形成发展,极好,文明区,古代文明,客观条件,华族,族系,各民族,共同开发,辽阔,疆域,中国史,史前,明时,外敌,交流互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基质结构,地理特点,文化区,势均力敌,毁灭性,冲撞,华夏族,巨型,民族共同体,夏民族,大大减少
AB值:
0.4119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