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人伦日用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性:滇西南不同族群生活世界的知识社会学解释
文献摘要:
文化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一体性和凝聚力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险阻而生生不息之根与魂.中华广土众民共享的伦理价值、历史叙述与嵌入社会事实中的文化共同性彼此叠加,在时空坐标中形成了"自在"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简单地照搬西方学术体系和概念话语无法对中华民族用历史长卷缔造的共同体进行恰当解释,故从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传统及当前处境的社会事实出发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和解释性理论有着相当的迫切性.基于对滇西南不同族群社会生活的田野调查,借助不以任何一种文明形态为标准版本的知识社会学视角,探究以孔儒传统为核心的中华"教化系统"在滇西南各族群的生活世界中内化为地方性"社会知识库",多元通和的信仰与当地文化习俗相结合,使安身立命的伦理价值嵌入敬天法祖和神道设教等日常生活的礼仪实践中,构造出了社会赖以维系的意义之网.从而确认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绝不是想象出来的,其文化共同性既非虚构也非论证出来的,而是基于生活世界人伦日用之中的伦理价值、道德秩序及共同的历史叙述和文化积淀.
文献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人伦日用;滇西南族群生活世界;知识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丽珠;陈纳;蒋潞杨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丽珠;陈纳;蒋潞杨-.从人伦日用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性:滇西南不同族群生活世界的知识社会学解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8-26
A类:
敬天法,证出来,滇西南族群生活世界
B类:
人伦日用,看中,文化共同性,同族,知识社会学,中华民族一体性,艰难险阻,生生不息,华广,广土众民,伦理价值,历史叙述,社会事实,自在,照搬,学术体系,长卷,缔造,历史传统,处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术话语,解释性,迫切性,田野调查,不以,文明形态,标准版,教化,在滇,各族,地方性,社会知识,知识库,元通,文化习俗,安身立命,价值嵌入,法祖,神道设教,礼仪,赖以,绝不,既非,非虚构,道德秩序
AB值:
0.3077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