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居家护理思维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延伸照护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浅析居家护理思维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延伸照护中的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单位2020年1月—2021年9月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护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取其中40例为甲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另40例为乙组,予以居家护理思维模式教育.比较两组照护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满意度差异.结果 乙组照护者干预前SDS评分为(73.45±10.26)分,甲组为(72.65±8.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5,P=0.708);乙组照护者干预后SDS评分为(35.47±7.05)分,低于甲组的(49.65±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2,P<0.05).乙组照护者干预前SAS评分为(72.44±8.71)分,甲组为(72.18±7.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P=0.889);乙组照护者干预后SAS评分为(34.64±6.57)分,低于甲组的(48.68±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8,P<0.05).乙组照护者干预前FBS总分为(37.03±4.86)分,甲组为(36.32±4.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1,P=0.511);乙组照护者干预后FBS总分为(12.64±3.05)分,低于甲组的(21.63±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1,P<0.05).乙组照护者干预前CPSS评分为(43.27±8.05)分,甲组为(45.06±8.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4,P=0.333);乙组照护者干预后CPSS评分为(17.86±4.33)分,低于甲组的(25.94±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4,P<0.05).乙组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为(263.65±25.62)分,甲组为(259.48±26.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0,P=0.474);乙组患者干预后SCL-90总分为(90.15±7.19)分,低于甲组的(157.43±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52,P<0.05).乙组患者满意度(100.00%)较甲组(72.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4,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照护者提供居家护理思维模式干预,有效改善了照护者照护期间的心理应激与负担感受,患者应用满意度高,心理症状改善显著.
文献关键词:
居家护理思维模式;精神分裂症;延伸照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鹏;李杰;毛希祥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鹏;李杰;毛希祥-.居家护理思维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延伸照护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2(02):173-177
A类:
居家护理思维模式,延伸照护
B类:
精神分裂症患者,析居,家庭照护者,甲组,常规健康教育,乙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家庭负担,FBS,知觉心理压力,CPSS,症状自评量表,SCL,患者满意度,心理应激,满意度高,心理症状,症状改善
AB值:
0.119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