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边界价值观管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兼析其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意义
文献摘要:
农村社区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生成、运行的重要场域,一切价值观管理归根结底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要加强价值观管理,而且要从开放性治理出发尝试构建一种无边界价值观管理模式.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等关系的论述,以及社会实践论的价值思维、人民主体论的价值原则、人民利益论的价值标准、人的发展论的价值理想等理论阐述,要在管理的存在条件上坚持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在内在驱动上坚持伦理与法纪的统一,在话语建构上坚持解释与操作的统一,在实现方式上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在价值意蕴上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管理过程中,社区居民需以社区化为起点,逐步展开其新的社会化,这既是个体价值观的自我确证过程,也是主导价值观管理的全域化、全过程实践,揭示了社区治理与发展的方向性、导向性和目标性.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价值观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冉光仙
作者机构: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冉光仙-.无边界价值观管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兼析其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22(04):43-50
A类:
B类:
无边界价值观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意蕴,新型农村社区,传统价值,归根结底,培育和践行,主体与客体,实践论,价值思维,人民主体论,价值原则,人民利益,利益论,价值标准,人的发展,发展论,价值理想,同一性,内在驱动,理与法,法纪,话语建构,实现方式,价值意蕴,事实与价值,客体化,主体化,社区居民,民需,社区化,个体价值观,自我确证,主导价值观,全域化,全过程实践,社区治理,发展的方向,方向性,导向性,目标性
AB值:
0.396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