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的佛山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解析
文献摘要: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矛盾日益突显,量化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对把脉城市生态安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快速城市化的珠三角地区的佛山市作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案例具有典型性.以遥感解译和地理空间技术为方法基础,基于TM数据构建并判断佛山市水文要素、植被系统和洪水调蓄的关键性生态安全格局,而后构建不同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理想格局、满意格局和底线格局三个等级分析佛山市生态安全的现实境况.研究结果表明:①佛山水源保护区可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重点保护区和生态红线禁止开发区,低、中和高安全水平的植被系统面积比是34.67∶52.05∶13.28,5年一遇、2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洪水防洪区面积比例为23.34∶7.34∶69.32;②低(底线格局)、中(满意格局)和高(理想格局)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格局面积比例为11.94∶76.19∶11.87;③低安全水平地区是生态保护限制区,这是佛山城市发展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需进行严格保护和重点生态恢复.中等安全水平地区是需增加的保护区域,这对恢复佛山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关键性作用.高安全水平地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对城市生态安全提供基础支撑;④佛山市的植被系统破坏程度处于高危状态,对植被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超过50%中安全水平的植被系统应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并且对高安全水平格局区域的植被系统应加强监管力度.
文献关键词:
遥感解译;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城市发展;生态安全;佛山市
作者姓名:
蔡永龙;陈琪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州 遵义 5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永龙;陈琪-.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的佛山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解析)[J].贵州科学,2022(05):45-50,76
A类:
B类:
地理空间分析技术,佛山市,生态安全格局,格局构建,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把脉,安全现状,快速城市化,珠三角地区,典型性,遥感解译,空间技术,方法基础,TM,水文要素,洪水,调蓄,不同等级,等级分,境况,水源保护区,禁止,开发区,重点保护区,生态红线,高安全,安全水平,面积比,防洪,生态格局,平地,山城,发展建设,不可逾越,良性循环,破坏程度,对植,大生态,生态恢复力,平格,加强监管,监管力度
AB值:
0.285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