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赣江源区不同类型低效林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赣江源水源涵养林是赣江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评价并预测经过改造的低效林和残次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及改造后期效果,采用样地比较法在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内,通过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以马尾松和木荷的复合林分、杉木阔叶树复合林和阔叶林为参照,作为改造针叶林分在未来时间维度上演替进程中发育形成的目标林分,研究改造针叶林分与参照林分生态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改造林分林下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大幅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得以改善.低效林和残次林改造4a后,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林下灌草的覆盖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高15.67%和33.32%.(2)改造4 a的低效和残次针叶林在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上与演替进程中的参照林分具有较大的差异.改造后的林分可增强水自净能力,提高了地表径流水溶解氧饱和度,增幅为4%~12%.(3)林分结构单一的低效针叶林进行阔叶化改造是重要和必要的.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技术,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
文献关键词:
低效林;残次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量;水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丽艳;杨桦;唐星林;周晨;刘光正
作者机构: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丽艳;杨桦;唐星林;周晨;刘光正-.赣江源区不同类型低效林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特征)[J].南方林业科学,2022(05):7-13
A类:
B类:
赣江,江源,源区,低效林,水源涵养功能,源水,水源涵养林,江水,水资源安全,生态屏障,残次林,样地,比较法,自然保护区,针叶林,阔叶林,林内,代时,马尾松,木荷,杉木,阔叶树,来时,时间维度,上演,演替,生态功能,改造林分,林下植被,植被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4a,地上部分生物量,涵养水源,自净能力,地表径流,溶解氧,氧饱和度,林分结构,免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量
AB值:
0.310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