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黔中断裂带特征及其与铀矿成矿作用探讨
文献摘要:
黔中断裂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之前,是黔中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复合带.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特征及铀成矿关系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热液成矿理论,打破以往沉积-表生成矿思维束缚,认为断裂带内铀成矿的核心是构造和热液作用的叠合,成矿机制是幔源含U流体活动的参与和深部热液流体多次叠加改造,铀源主要为富铀的黑色岩系和晚中生代玄武岩;铀矿体主要赋存部位为断裂带上盘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其次为断裂带局部,构造与热点复合地段是很好的铀成矿部位.
文献关键词:
黔中断裂带;特征;铀矿;成矿作用;构造和热液;贵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小强;赵亚云;卫永华;张维乾;黄凯平;郑懋荣
作者机构: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七总队,贵州 贵阳 550005;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西藏 拉萨 8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小强;赵亚云;卫永华;张维乾;黄凯平;郑懋荣-.黔中断裂带特征及其与铀矿成矿作用探讨)[J].贵州地质,2022(01):19-29
A类:
黔中断裂带,构造和热液,中生代玄武岩
B类:
铀矿,成矿作用,作用探讨,早古生代,控矿构造,构造复合带,铀成矿关系,关系分析,成矿理论,热液作用,叠合,成矿机制,深部,热液流体,铀源,黑色岩系,晚中生代,矿体,赋存,带上,上盘,盘次,次级,破碎带,地段
AB值:
0.3149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