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龙首山铀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文献摘要:
龙首山铀成矿带位于我国西北部,是祁连-秦岭铀成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龙首山成矿带铀矿化类型、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模式.龙首山成矿带铀成矿作用在时间演化上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主要划分为中新生代、加里东期-海西期和中条期三期;在空间分布上与花岗质岩石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岩体内或接触带附近;铀矿化呈条带状产于NW向区域性大断裂的构造变异部位,密集的裂隙带和规模较大的破碎带往往是矿化赋存的有利部位;前寒武纪富铀变质岩为原始成岩-成矿物质基础,后期改造(热事件及同化混染等)则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和矿质沉淀的有利物化条件;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过程,提出区内成矿过程经历了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中期富铀基底形成(预富集)、古元古代晚期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形成、加里东期-海西期热液型铀矿形成和新生代铀矿体剥蚀淋积富集4个阶段.
文献关键词:
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成矿模式;龙首山铀成矿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生云;吕荣平;范洪海;陈金勇;钟军;朱泉龙
作者机构:
中核地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生云;吕荣平;范洪海;陈金勇;钟军;朱泉龙-.龙首山铀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J].世界核地质科学,2022(03):409-425
A类:
龙首山铀成矿带
B类:
成矿规律,成矿模式,西北部,祁连,秦岭,龙首山成矿带,铀矿化类型,控矿因素,铀成矿作用,时间演化,多期,多阶段,新生代,加里东期,海西期,中条,三期,花岗质岩石,石关,岩体,接触带,条带状,产于,NW,裂隙带,规模较,破碎带,带往,赋存,有利部位,前寒武纪,变质岩,成岩,成矿物质,后期改造,热事件,同化混染,矿质,利物,区域地质,地质演化,成矿过程,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期,预富集,晶状,热液型铀矿,矿体,剥蚀
AB值:
0.32115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