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浙江天目山区台风暴雨特征和成因分析
文献摘要:
通过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和ERA5资料从台风分型、雨量分布、影响系统、地形特征等方面分析天日山区台风暴雨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天目山区台风雨量分布呈东北、西北多,中部、南部少的特征,东天目山为主要的降水中心,浙西天池为次中心;②高空槽呈西北—东南走向时,槽后冷空气气旋式地从台风的西北侧向南侧入侵,呈半包围状环绕台风中心,使得台风再次出现了明显的相对暖中心,有利于气旋性涡度的激发,增强雨势;③日平均降温幅度2℃左右的弱冷空气侵入到低空,沿着近地面嵌入到暖湿空气的底部,与地形条件一起对暖湿气团起到了有力的抬升作用,最有利于天目山区触发对流性天气;④天目山区台风降水增幅作用主要表现为迎风坡效应、狭管效应以及气流遇山时发生的绕流、反弹现象在山前形成辐合线和辐合中心;登陆北上台风容易在天目山区北侧造成降水中心,而登陆西行台风降水中心在天目山区东侧.
文献关键词:
台风暴雨;高空槽;冷空气;地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哲;韩路杰;金茹;黄春涛
作者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杭州311300;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杭州311300;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哲;韩路杰;金茹;黄春涛-.浙江天目山区台风暴雨特征和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22(06):812-821
A类:
台风雨量
B类:
江天,天目山区,台风暴雨,暴雨特征,成因分析,区域自动气象站,ERA5,影响系统,地形特征,天日,形成机理,浙西,西天,天池,次中心,高空槽,气气,气旋,西北侧,侧向,南侧,半包围,环绕,再次出现,涡度,雨势,降温幅度,弱冷空气,气侵,低空,近地,暖湿,湿空气,地形条件,湿气,气团,抬升,对流性,台风降水,迎风坡,狭管效应,绕流,反弹,山前,辐合线,登陆,北上台风,西行,东侧
AB值:
0.37505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