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及空间优化
文献摘要:
科学评价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前提,对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案例,基于栅格尺度从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对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将适宜性因子作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限制条件,采用MCR模型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模拟,提出区域人居环境空间优化方案,主要结论有:水文与气候条件对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的整体限制作用较强;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与不适宜区占比最高,达到52.8%;高度适宜区占比最低为9%,主要分布在前套平原及西辽河平原,全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平整体偏低.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占绝对优势,适宜比例超过73%,从适宜性空间分布来看,南部整体优于北部,东部整体优于西部,地带性特征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城乡人居环境不适宜与临界适宜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不适宜及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合理占用.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模拟结果显示远期呼包地区一体化连片趋势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可逐步形成以呼包鄂都市区、赤通都市区为主体,以文化特色鲜明、公共设施完善的中心城镇及中心乡村为依托,以人居环境不适宜区为间隔,城乡融合的人居环境空间格局.
文献关键词:
人居环境;国土空间;综合适宜性;MCR模型;建设用地模拟;空间优化;城乡融合;内蒙古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琰玮;甄江红
作者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琰玮;甄江红-.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及空间优化)[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06):1204-1217
A类:
人居环境综合适宜性,建设用地模拟
B类:
内蒙古自治区,空间优化,科学评价,环境适宜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区域资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谐发展,栅格尺度,自然与人,城乡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扩展,限制条件,MCR,环境空间,气候条件,适宜区,前套,西辽河平原,绝对优势,适宜比例,地带性,乡人,自然条件,自然保护区,地区一体化,连片,呼包鄂,都市区,通都,文化特色,公共设施,中心城镇,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AB值:
0.210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