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9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多源数据综合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
文献摘要:
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精细化遥感探测方法和高精度的数据产品,全国尺度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网络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等信息,发展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专家知识参与获取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遥感识别和精细化制图的技术方法,研发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共4期的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数据产品及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信息数据产品,作为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的组成部分(CLUD-Mining).CLUD-Mining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数据产品平均精度为91.75%;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开发建设的面积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发展趋势,1990-2010年,面积增长速度从55.22km2/a上升到95.51 km2/a,而2010-2020年呈现负增长,平均每年减少27.28 km2;此外,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面积达746.76 km2,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和西南区;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格局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对提升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场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文献关键词:
多源数据;数据融合;能源开采;能源加工;植被恢复;综合制图;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长庆;迟文峰;匡文慧;窦银银;傅舒婧;雷梅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呼和浩特01007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长庆;迟文峰;匡文慧;窦银银;傅舒婧;雷梅-.199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多源数据综合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01):127-140
A类:
综合制图
B类:
国能,能源开采,加工场,时空变化分析,地精,遥感探测方法,数据产品,全国尺度,时空分布规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数,网络爬虫,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多源数据融合,专家知识,遥感识别,精细化制图,植被恢复,复信,信息数据,CLUD,Mining,质量和可靠性,开发建设,增长速度,22km2,负增长,华北区,西南区,分布格局,时空分布特征,场地污染,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数据基础,能源加工,空间格局
AB值:
0.303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