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京城市舒适性、差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文献摘要:
城市舒适性对城市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对大都市区内部舒适性及差异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北京市总体舒适性分布特点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随着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城区的舒适性水平逐渐降低.②北京生态环境舒适性呈现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特点,而人工环境和社会氛围的舒适性由中心向四周地区递减,各区的舒适性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状态,高-高型聚类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形成北京市"高舒适性"区域.③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北京市除平谷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其他城区目前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的创新能力和舒适性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北京市各区也存在舒适性与城市创新之间发展相对滞后问题.④北京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同舒适性要素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同,文化教育条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强度最大,交通便利性和社会氛围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次之.政策建议是要推进文化教育、交通条件等人工舒适性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提高各区的城市舒适性,以城市舒适性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献关键词:
城市舒适性;城市创新能力;北京
作者姓名:
吕拉昌;于英杰;栾惠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拉昌;于英杰;栾惠-.北京城市舒适性、差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J].地理科学,2022(01):115-125
A类:
B类:
北京城,城市舒适性,城市创新发展,大都市区,城市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心城区,环境舒适性,西北地区,向东,东南地区,人工环境,社会氛围,心向,四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模型发现,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文化教育,教育条件,影响强度,交通便利,便利性,交通条件,推动创新
AB值:
0.21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