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揿针在混合痔RPH术后减轻创面疼痛、水肿症状的作用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揿针在混合痔RPH术后减轻创面疼痛、水肿症状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RPH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80例和研究组8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术后揿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和治疗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疼痛评分(VAS),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内每天的水肿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疼痛消失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5min、10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3d内的水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7d的水肿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混合痔患者进行RPH术后,对其实施揿针疗法,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和水肿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揿针;混合痔;RPH术;疼痛;水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育勉;叶晓声;王德成
作者机构:
惠州市中医医院,广东惠州5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育勉;叶晓声;王德成-.揿针在混合痔RPH术后减轻创面疼痛、水肿症状的作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01):64-66
A类:
B类:
混合痔,RPH,创面疼痛,作用分析,我院,常规药物,揿针疗法,起效时间,止痛,5min,10min,20min,30min,疼痛评分,VAS,3d,7d,术后疼痛,术后康复
AB值:
0.218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