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当代贫困理论思辨及我国摆脱相对贫困的路径探索
文献摘要:
西方贫困理论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并构成了当代西方贫困理论研究体系.然而,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缺陷及其反贫困理论的资本主义立场,注定其难以认清贫困的本质,更不可能为贫困人口开出有效的减贫药方.西方国家长期陷入的反贫困的"伊斯特利悲剧"陷阱,是西方反贫困理论逻辑缺陷的现实反应,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些国家制度本身的内在矛盾,表明西方国家较难从根本上克服贫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过70余年的努力,使7亿多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些举世瞩目的 成就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指导,更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
文献关键词:
贫困理论;相对贫困;共同富裕
作者姓名:
孙咏梅;常坤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咏梅;常坤-.当代贫困理论思辨及我国摆脱相对贫困的路径探索)[J].当代经济研究,2022(01):54-61
A类:
B类:
相对贫困,数十年,当代西方,研究体系,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理论,注定,认清,清贫,贫困人口,开出,减贫,药方,西方国家,伊斯特,斯特利,悲剧,陷阱,国家制度,内在矛盾,鲜明对比,亿多,绝对贫困,奇迹,举世瞩目,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
AB值:
0.317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