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南宋书院的社会教化及其基本特质
文献摘要:
儒家语境中的"教化"实为一种社会教化,并以设学作为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以期达到化民成俗的理想社会秩序.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伴随着书院演化为一种教育机构而发轫.南宋时期,理学大兴,旨在重振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儒家传统.鉴于学校与科举结合导致其教化功能的式微,南宋儒者有意另建书院作为维系天理民彝、阐扬道德教化的平台.南宋书院发展已具相当规模,且与理学形成"形""神"互依互存的关系.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由此真正彰显.基于觉有先后的人性认识,南宋儒者赋予书院社会教化"传道济民"的特质:书院重在首先以人伦道德为本涵养士人的德性,成就礼仪贤士,进而影响至其他社会成员.出于"秀于民而为士"的观念,南宋书院从"民"中择其"俊秀"作为施教对象,也呈现了书院社会教化可以通向平民的一面.书院的社会教化是南宋儒者建构的社会教化体系中的一环,大学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精英主义色彩.
文献关键词:
书院;理学;社会教化;传道济民;精英主义
作者姓名:
陈浩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 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浩-.论南宋书院的社会教化及其基本特质)[J].史志学刊,2022(03):27-36
A类:
传道济民
B类:
宋书,社会教化,基本特质,化民成俗,理想社会,社会秩序,教化功能,教育机构,发轫,南宋时期,大兴,重振,人伦,儒家传统,科举,式微,宋儒,儒者,天理,阐扬,道德教化,书院发展,相当规模,先以,养士,士人,德性,礼仪,贤士,俊秀,施教,通向,平民,精英主义
AB值:
0.3098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