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水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及土壤肥力影响
文献摘要:
良好的水肥调控模式是维持、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作物高产的重要保证.为了探究不同水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及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水稻种植的测桶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荃早优丝苗,设置淹灌W1和间歇灌溉W2两种灌溉模式以及常规肥N1和5种施肥水平的缓释肥N2处理,其中同N1常规肥肥效相同的为N2F(1)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将施肥水平各增加、减少25%、50%,共设计N2F(0.5)、N2F(0.75)、N2F(1)、N2F(1.25)、N2F(1.5)5种处理.采集泡田前、黄熟期土样、植株样,对土壤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黄熟期干物质量、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歇灌溉W2N2F(1)处理的产量为17128.4 kg/hm2,比产量最高W1N2F(1)处理低5.73%.W2N2F(1)处理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为44.81%,低于W1N2F(1)处理4.9%.两种灌溉模式下常规肥N1条件土壤中TN的含量显著高于泡田前,W1N1和W2N1处理土壤TN含量分别为1.38 g/kg、1.57 g/kg,且与缓释肥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TP的含量整体低于泡田前.间歇灌溉W2N2F(1.5)处理TP含量最高,为0.37 g/kg,高出W2N1处理101.29%.间歇灌溉较淹灌可以更好的维持土壤中的TN含量及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缓释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氮磷肥力和穗部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产.
文献关键词:
水肥调控;稻田;土壤;TN;TP;干物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程阳;何军;赵帆;赵树君;杨鹏;华克骥;黎宇钦;张艺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湖北荆门4481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程阳;何军;赵帆;赵树君;杨鹏;华克骥;黎宇钦;张艺-.不同水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及土壤肥力影响)[J].节水灌溉,2022(09):108-113,123
A类:
N2F,W2N2F,W1N2F
B类:
水肥调控,水稻产量,土壤肥力,调控模式,干物质量,稻田土壤,漳河灌区,水稻种植,淹灌,间歇灌溉,灌溉模式,施肥水平,缓释肥,肥肥,肥效,上将,黄熟,熟期,植株,土壤全氮,TN,全磷,TP,hm2,穗部,干物质分配,分配比例,W1N1,W2N1,各处,有效穗数,氮磷肥
AB值:
0.246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