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深蓄控排条件下稻田土壤水氮变化规律
文献摘要:
[目的]阐明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土壤水氮素的赋存规律.[方法]在肥东灌溉实验站开展试验,观测L1处理(间歇时间3~4 d,蓄雨深度10 cm)、深蓄控排L2处理(间歇时间6~8 d,蓄雨深度14 cm)和L3处理(间歇时间6~8 d,蓄雨深度18 cm)地下埋深50、70、90、110、150 cm土壤水及稻田排水的氮素变化,分析干湿交替L1处理和深蓄控排L2、L3处理的灌水量、排水量以及水稻产量要素的响应规律.[结果]干湿交替灌溉L1处理和深蓄控排模式L2、L3处理较CK水稻灌溉水量分别降低725、1703、2304 m3/hm2,雨水利用率分别提高11.8%、19.0%、25.9%,稻田排水次数减少1~3次.NH4+-N、NO3--N和TN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深蓄控排L2、L3处理总氮峰值低于CK.L1、L2、L3处理TN污染负荷较CK减少21.3%、26.7%、31.5%.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增加蓄雨上限至18 cm,延长间歇时间6~8 d,能够有效地减少灌溉定额,降低稻田排水量,提高雨水利用率,达到水稻节水、减排、控污、稳产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水稻;稻田;灌排模式;土壤水分;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矿;袁先江;曹秀清;高振陆;蒋尚明;杨继伟;王业凡
作者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矿;袁先江;曹秀清;高振陆;蒋尚明;杨继伟;王业凡-.深蓄控排条件下稻田土壤水氮变化规律)[J].灌溉排水学报,2022(04):40-48
A类:
灌排模式
B类:
稻田土壤,水氮,不同水分,水分管理模式,下土,氮素,赋存规律,肥东,实验站,L1,间歇时间,L2,L3,埋深,稻田排水,灌水量,排水量,水稻产量,产量要素,响应规律,干湿交替灌溉,灌溉水量,hm2,雨水利用,NH4+,NO3,TN,土层深度,总氮,污染负荷,各处,产量差异,限至,长间歇,灌溉定额,节水,控污,稳产,土壤水分
AB值:
0.3739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