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细胞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疾病组,并于同时间段招募92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细胞因子(IL-2、TNF-α、IL-17、IL-4、IL-10)水平。对比2组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比较疾病组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比例、细胞因子水平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疾病组均予以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预后情况,分析外周血Th1、Th2、Th17比例与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疾病组外周血Th1、Th17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外周血Th2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健康组,且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疾病组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ADL评分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外周血Th1、Th17比例及细胞因子IL-2、TNF-α、IL-17水平均与ADL评分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Th2比例及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均与ADL评分呈正相关(P<0.05)。疾病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9.17%,且高龄、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抽烟、酗酒、外周血Th1和Th17比例是疾病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Th2比例、治疗依从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Th1、Th17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偏高,而Th2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偏低,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预后均有关。
文献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辅助性T细胞;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辛欣
作者机构:
221002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辛欣-.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22(02):90-95
A类:
B类:
老年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患者,辅助性,水平变化,徐州市,老年医学科,招募,老年健康,健康志愿者,流式细胞术,Th2,Th1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后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常规治疗,预后情况,预后不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抽烟,酗酒,依从,保护因素
AB值:
0.124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