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
文献摘要:
据字音实际和字形讹变、假借通例等推知,南北朝隋唐五代出土文献中的27例"燓"及其异体的来源有四种可能,无唯一性,这与当时小学类文献所载基本相合.但据用字实际,出土文献中的"燓"及其异体既非本有其字,也非来自"燔",而是源自"焚",具体发展路径有两种可能.据此认为考察汉语字词关系,既需考察形、音、义的契合程度和时人的观点,有时又需考察字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文献关键词:
焚;燓;燔;字词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国剑;安静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服务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00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国剑;安静-.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J].中国文字研究,2022(01):145-152
A类:
B类:
字词关系,字音,字形,形讹,假借,通例,推知,南北朝,隋唐五代,代出,出土文献,异体,唯一性,小学类,所载,相合,用字,既非,非本,本有,非来,时人
AB值:
0.5310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