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族志影像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庄学本的民族摄影实践为例
文献摘要:
中国民族志影像先驱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于羌、藏等民族地区的民族摄影,是民族识别前的"新民族"再造问题及其塑形模式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新时期国家组织的民族调查中,他通过"新民族"影像,直观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塑造的当代实践.民族认同及共同体社会模式的形成,是由杂居空间、体质混合、生存需求、文化互动及权益流变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民族志影像;中华民族共同体;艺术表达;视觉塑造;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圆也
作者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圆也-.民族志影像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庄学本的民族摄影实践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4-23
A类:
共同体形象塑造,视觉塑造
B类:
民族志影像,中华民族形象,庄学本,摄影实践,中国民族,先驱,民族地区,民族识别,新民,塑形,调查中,观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代实践,民族认同,社会模式,杂居,文化互动,艺术表达
AB值:
0.3601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