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动态及光谱学特性
文献摘要:
以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为对象,研究了米槠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凋落枝在生产量持续增加阶段、高峰阶段、持续减少3种生产阶段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及光谱学特性.结果表明:凋落枝生产阶段和森林类型显著影响米槠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米槠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持续减少阶段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较高,溶解性有机质在254、260和280 nm处的特征紫外吸光值(SUVA254、SUVA260、SUVA280)较低,表明该阶段天然林凋落枝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以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米槠人工林在凋落枝生产量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TDN)和溶解性总磷(TDP)含量以及较低的DOC:TDP和TDN:TDP值,但次生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光谱学特征在各阶段无显著差异.米槠天然林和次生林凋落枝DOC、TDN和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人工林凋落枝TDN、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人工林凋落枝生产量在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可能具有相对快速的物质循环效率,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下降阶段以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相对较高.
文献关键词:
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化学计量比;光谱学特性
作者姓名:
魏文涛;倪祥银;岳楷;郭鸿蓉;吴若冰;朱玲;吴福忠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文涛;倪祥银;岳楷;郭鸿蓉;吴若冰;朱玲;吴福忠-.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动态及光谱学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2(08):2121-2128
A类:
光谱学特性
B类:
中亚热带,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生产量,生产阶段,森林类型,有机质含量,光谱学特征,溶解性有机碳,DOC,吸光,SUVA254,SUVA260,SUVA280,物质循环,循环效率,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TDN,TDP,气温和降水,降水量,养分含量,降阶,化学计量比
AB值:
0.1754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