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格局
文献摘要:
海拔梯度综合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环境因子,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海拔分布格局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掌握云南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及海拔分布格局,在调查并掌握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地貌和生境的不同,在澜沧县99个10km×10km有效网格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4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3-5条样线,于2016-2017年开展野外调查.调查共发现两栖动物1842只,隶属于2目9科30属60种,以树蛙科为主,占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28.3%,其中云南纤树蛙(Gracixalus yunnanensis)为新种,清迈泽陆蛙(Fejervarya qingmaiensis)为中国新纪录种;调查到中国特有种有15种,三有保护动物有25种,受威胁物种有19种,其中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4种,易危物种14种;澜沧县两栖动物在海拔600-2400m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在海拔1800-2000m之间的范围内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目和多度均较高,其次是在海拔1600-1800m和1200-1400m范围内;本次调查记录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是历史记录物种数的3倍,属数比历史记录多了 1倍,铃蟾科为新记录科;丰富度较高的网格尤其是丰富度在20以上的网格均处于中高海拔,海拔相对较低和较高的网格丰富度相对较低;两栖动物多样性科、属、种的丰富度在海拔梯度上分布格局不太一致,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大体呈双峰型,是由包括平均降水量、平均温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各因子与物种丰富度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平均降水量>平均海拔=平均温度>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样线距离水域的平均距离>植被类型数量.研究摸清了澜沧县两栖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为澜沧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文献关键词:
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海拔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高慧;饶定齐;史娜娜;付刚;高晓奇;肖能文
作者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天津 30045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 65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高慧;饶定齐;史娜娜;付刚;高晓奇;肖能文-.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22(07):2593-2604
A类:
Gracixalus,Fejervarya,qingmaiensis
B类:
澜沧,沧县,两栖动物,动物多样性,海拔分布,分布格局,海拔梯度,气候因子,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研究,性本,本底,底数,根据地,地形地貌,生境,10km,分层抽样,样线,野外调查,隶属于,树蛙,物物,中云,yunnanensis,新种,清迈,中国新纪录,新纪录种,查到,中国特有,特有种,三有,受威胁物种,濒危物种,2400m,2000m,内调,物种数,多度,1800m,1400m,录到,历史记录,新记录科,中高海拔,太一,双峰型,降水量,平均温度,植被覆盖指数,物种丰富度,平均海拔,水网密度,密度指数,水域,植被类型,摸清,生物多样性保护
AB值:
0.3126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