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文献摘要:
以农田土壤动物长期监测样地为平台,阐明土壤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揭示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基础.本试验于2020年10月,对河南商丘农田土壤动物大型固定样地(9ha)的21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样品野外采集和室内分离,将土壤螨样品鉴定到种并测量其体长体宽数据,以说明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及其体长体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成螨个体17,256头,其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总捕获量的94.67%;MGP分析表明样地甲螨群落属于P型,说明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析表明,进化程度越高甲螨的生态位宽度越宽,进化程度越相近甲螨之间的竞争越激烈.(2)Moran'sI分析显示,在20-100 m的空间尺度上,土壤螨群落、优势种的个体数和体长体宽多为显著正相关;在220-300 m的空间尺度上,部分为显著负的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结果表明,甲螨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和体长体宽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确定性过程影响,中气门螨群落的空间变异由确定性和随机性过程共同影响.(3)土壤螨个体数与体长体宽存在显著弱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土壤螨各群落与优势种中.本研究建议同时开展物种多样性和以体长体宽为代表的功能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对揭示土壤螨群落维持机制、保护土壤螨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土壤螨;多样性;体长;体宽;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佳欢;刘冬;朱家祺;张书宁;高梅香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宁波31521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佳欢;刘冬;朱家祺;张书宁;高梅香-.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22(12):106-122
A类:
9ha
B类:
小麦,轮作,土壤螨,空间分布格局,长期监测,物物,功能多样性,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农田土壤质量,河南商丘,大型固定样地,采样点,土壤样品,品鉴,体长,体宽,甲螨亚目,优势类群,数占,捕获量,MGP,人为因素,生态位宽度,重叠度,Moran,sI,空间尺度,优势种,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物种数,空间变异,中气,气门,随机性,研究建议,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
AB值:
0.2624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