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可更换构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随着抗震韧性概念的提出,可恢复功能结构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可更换构件结构将结构损伤集中于可更换耗能构件,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益于震后更换损伤构件以实现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本文从可更换构件在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结构及RCS混合结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的应用中所用的设计方法及存在的优缺点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得到以下结论:可更换构件主要应用在易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位,主要为连梁和柱脚部位,地震作用下可进一步设置耗能装置以有效保护主体结构不受破坏;可更换耗能构件易于更换,使结构在震后能够快速恢复使用功能;设置可更换构件结构的整体刚度会有所降低,但其设计方法较少,应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文献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结构;RCS混合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龙梅;蒋姗;田砾
作者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龙梅;蒋姗;田砾-.可更换构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2(06):119-126,147
A类:
B类:
可更换构件,结构抗震,抗震性能,抗震韧性,韧性概念,可恢复功能结构,结构损伤,耗能构件,保护主体,主体结构,有益于,震后,结构功能,快速恢复,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RCS,混合结构,钢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主要应用,塑性变形,连梁,柱脚,脚部,地震作用,耗能装置,易于更换,使用功能
AB值:
0.3200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