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误载不害真意”原则的司法裁判研究
文献摘要:
合同订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等基础上,要求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后达成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应出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是如果因为笔误等原因造成合同上的内容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出现偏差,此时,是应该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还是应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有关合同应遵守的原则进行解释性说明,用以保证合同履行的合理性,这是我国司法实务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误载不害真意”原则为切入点,分析司法实务中此类合同处理的原则和理念。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闫冠军
作者机构: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闫冠军-.基于“误载不害真意”原则的司法裁判研究)[J].警戒线,2022(16):10-16
A类:
B类:
真意,司法裁判,合同订立,当事人,合法权益,违反,反法,法律规定,公序良俗,协商一致,意思表示,果因,笔误,同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合,解释性,保证合同,合同履行,司法实务
AB值:
0.3571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