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盐度对广盐型聚球藻K1生长及转录组的影响
文献摘要:
聚球藻是一类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的微微型浮游植物,作为蓝藻的代表类群之一,广泛分布于海洋以及河口区域,并且具有丰富的色素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聚球藻根据盐度适应能力可划分为严格海洋型聚球藻和广盐型聚球藻.文章对分离自珠江口的聚球藻K1和南海寡营养海域的聚球藻YX02-1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并根据ropC1标记基因分析K1和YX02-1的分类地位,发现K1为广盐型聚球藻,其在不同盐度下(10‰、13‰、18‰、25‰、33‰)均能生长;而YX02-1为严格海洋型聚球藻,在低于13‰的盐度下无法存活,与其在河口的分布特征相一致.转录组分析显示,低盐条件下广盐型聚球藻中合成渗透压调节分子的基因(ggpS、SPS、stpA)表达量明显下调,而膜通道蛋白glzT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说明广盐型聚球藻耐低盐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内渗透压相关小分子合成和增加膜通道蛋白,提高小分子物质外排来达到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此外,盐度也会影响广盐型聚球藻的光合作用和代谢水平,其中参与光合作用的产能基因(ATPF0B、ATPF0A、ATPF1D、ATPF1A)和色素蛋白基因(cpcA、cpcB)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均显著下降,同时无机氮利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低盐条件下,渗透压相关小分子的需求减少,可以使更多的碳源用于支持生长,同时无机氮的吸收增强,这两者可能是低盐条件下广盐型聚球藻具有较高生长的原因.
文献关键词:
广盐型聚球藻;转录组分析;盐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莹;夏晓敏
作者机构: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莹;夏晓敏-.盐度对广盐型聚球藻K1生长及转录组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22(02):159-169
A类:
广盐型聚球藻,YX02,ropC1,ggpS,stpA,glzT,ATPF0B,ATPF0A,ATPF1D,ATPF1A,cpcA,cpcB
B类:
盐度,K1,微微,微型浮游植物,蓝藻,类群,于海洋,河口区,遗传多样性,珠江口,南海,海域,生长状况,标记基因,基因分析,分类地位,相一致,转录组分析,低盐,渗透压调节,SPS,细胞内渗透压,小分子,高小,外排,外渗,压平,光合作用,代谢水平,无机氮,氮利用,相关基因表达,碳源,高生长
AB值:
0.192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