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及伤椎Cobb角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2周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D-二聚体)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的变化.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与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与关节功能,纠正伤椎形态,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文献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申秉毅
作者机构:
太原市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申秉毅-.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与探究)[J].临床护理研究,2022(13):52-54
A类:
B类:
椎体后凸成形术,分析与探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方法,取经,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并发症,VAS,ODI,Cobb,手术前,血清炎症因子,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中切,低切全血黏度,疗效与安全,疼痛症状,关节功能,临床推广
AB值:
0.1612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