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63例特殊类型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宫颈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方案等,旨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63例特殊类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数据采用一致性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组织中相关分子标记物的表达.结果:6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8岁(22~7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流液.63例患者中,28例绒毛管状腺癌,21例宫颈透明细胞癌,12例微偏腺癌,2例中肾管腺癌,其中妊娠期患者1例,发生卵巢转移患者3例.按照FIGO(2018版)分期,Ⅰ期患者36例(57.14%),Ⅱ期患者15例(23.81%),Ⅲ期患者6例(9.52%),Ⅳ期患者4例(6.35%),2例患者分期不明(3.18%).本组患者死亡10例,总体第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18%、83.64%.K-M分析显示,生产次数、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是否存在合并症、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治疗方法对疾病预后有影响,而年龄、病理类型、是否接受放(化)疗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对宫颈透明细胞癌的免疫组化提示,NapsinA阳性表达率>85%,高于其他分子标记物;HNF1β、Ki-67、p53表达均>60%.结论:特殊类型宫颈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生产次数、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是否存在合并症及淋巴转移、治疗方法的选择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Napsin A、HNF-1β、PAX8、Vimentin等对于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存在可能的临床价值,由于样本量较少,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及妊娠期患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
文献关键词:
宫颈腺癌;特殊类型;临床特征;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悦;刘岿然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悦;刘岿然-.63例特殊类型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2(06):401-406
A类:
绒毛管状腺癌
B类:
特殊类型,宫颈腺癌,临床特征分析,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盛京,辅助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卡方检验,Fisher,概率法,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曲线,免疫组化法,病理组织,分子标记物,主要临床表现,阴道,常流,流血,透明细胞癌,中肾管腺癌,妊娠期,卵巢转移,FIGO,累积生存率,产次,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合并症,淋巴转移,疾病预后,病理类型,NapsinA,阳性表达率,HNF1,Ki,p53,PAX8,Vimentin,临床价值,样本量,保留生育功能
AB值:
0.3240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