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华北平原超采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探究
文献摘要:
我国华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高氟地下水,对区域居民饮水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深入探究华北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采集该区域180件地下水样品和4件沉积物样品,在完成基础理化性质分析、查明地下水系统影响氟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沉积物样品开展了室内连续压密试验和压密释水水化学组分分析,剖析了地下水超采所致地面沉降对区域地下水中氟富集的影响与贡献,以丰富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地下水F-浓度变化范围为0.38~7.35 mg/L,67.8%的地下水样品中F-浓度>1.5 mg/L,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区300~400 m深度含水层中;阳离子交换、萤石溶解、碳酸盐沉淀以及海水入侵等过程使得排泄区地下水以Na-HCO3/Na-Cl型水为主,利于氟在地下水中发生富集;沉积物压密释水中均有较高的氟含量,其浓度变化范围为2.92~4.40 mg/L,在地下水超采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造成区域地面沉降,促使沉积物中富氟孔隙水压密释水进入周围含水层中,使得区域地下水中氟含量升高.
文献关键词:
氟污染;地下水;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艳飞;李和学;孙丹阳;刘强;李俊霞
作者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艳飞;李和学;孙丹阳;刘强;李俊霞-.华北平原超采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探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03):127-135
A类:
B类:
华北平原,超采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机理探究,国华,饮水安全,地下水样品,沉积物,性质分析,查明,地下水系统,系统影响,迁移转化,主控,控水,水文地球化学,化学过程,水化学组分,组分分析,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成因机理,浓度变化,变化范围,地下水排泄,含水层,阳离子交换,萤石,碳酸盐沉淀,海水入侵,Na,HCO3,Cl,氟含量,人类活动,中富,孔隙水压,氟污染
AB值:
0.275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