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变(GDU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6例GDU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男性3例,女性3例;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年龄32.1(20.0~51.0)岁,GDUC的发病年龄36.5(25.0~51.0)岁;UC发病至累及上消化道的时间为4.4(0~12.0)年。UC发病时病变范围E2型(左半结肠)2例,E3型(广泛结肠)4例,改良Mayo评分9.2(8.0~12.0)分。出现GDUC时,改良Mayo评分9.8(8.0~12.0)分,病变累及胃3例,十二指肠受累6例,未见食管受累。2例患者在肠道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受累表现。5例患者存在至少1种肠外表现。超敏C-反应蛋白43.2(15.9~77.0)mg/L,红细胞沉降率41.7(12.0~74.0)mm/1 h,血红蛋白108.2(80.0~117.0)g/L。胃镜下表现为胃弥漫性充血、水肿;十二指肠弥漫性充血、点状糜烂等。结肠镜显示,病变范围E2型1例,E3型4例,Mayo内镜评分3分。1例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回肠造口术后经结肠镜提示储袋炎。6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其中2例病情反复后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4例缓解期接受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6例患者随访2.5(0.5~3.5)年,上消化道病变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改良Mayo评分2.8(0~7.0)分。上消化道病变与结肠炎活动度均下降,两者活动度平行。结论:GDUC患者具有起病年龄轻、病情重度活动、广泛结肠炎、伴随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升级治疗后上消化道炎症程度与结肠炎活动度均下降。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慧;李玥;周炜洵;石钰洁;徐蕙;钱家鸣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沧州 06100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慧;李玥;周炜洵;石钰洁;徐蕙;钱家鸣-.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2(04):317-322
A类: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变,胃十二指肠病,GDUC
B类:
临床特征分析,病例系列研究,北京协和医院,发病年龄,上消化道,时病,病变范围,E2,左半结肠,E3,Mayo,受累,食管,肠道手术,手术后,肠外表现,超敏,红细胞沉降率,胃镜下表现,弥漫性,充血,点状,糜烂,结肠镜,内镜评分,结直肠,肠切除,肛管,回肠造口术,糖皮质激素,激素诱导,诱导缓解,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缓解期,免疫抑制剂,患者随访,消化道病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活动度,起病年龄,临床特点,炎症程度
AB值:
0.20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