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代山西乡村社分制度研究
文献摘要:
社分制度是清代村社模仿国家税收制度自发形成的一种乡村经济制度,目前在山西、内蒙古和河南等地的清代碑刻中都发现了踪影.以清代山西为例,乡村社分制度的实质是以村落为空间单位,按照地亩等占有比例向村民征收钱粮和杂役,用以建设村落公共设施和举行神庙赛社的一种经济制度.经历明代的萌芽期,乡村社分制度在康熙朝形成,至乾隆朝臻于完善,它的发展变化与国家赋税改革息息相关.社分的具体实施在三晋各地虽略有差异,但主要是按照村落内的地亩征收,另辅有人丁、牲畜以及蚕丝产量等多种均摊方式.围绕着社分征收,村社形成了严密的保障制度.社分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清代山西乡村公共经济来源从依赖捐赠的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稳定的阶段,它是清代村社经济的合理补充.
文献关键词:
清代乡村;社分制度;村社;地亩
作者姓名:
姚春敏;赵振锋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华北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春敏;赵振锋-.清代山西乡村社分制度研究)[J].中国农史,2022(05):67-77
A类:
社分制度
B类:
清代山西,西乡,制度研究,国家税收,税收制度,乡村经济,经济制度,清代碑刻,踪影,村落,地亩,征收,收钱,钱粮,杂役,公共设施,神庙,萌芽期,康熙朝,乾隆朝,臻于完善,赋税,税改,三晋,人丁,牲畜,蚕丝,均摊,保障制度,公共经济,捐赠,清代乡村
AB值:
0.4281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