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1例少见的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PGL)的诊治过程,分析PGL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等,为临床PGL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肺转移性PGL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等,分析PG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合近年来PGL相关文献,总结PGL规范的诊治方案.结果:患者,女性,57岁,因"体检发现左肺结节10 d"入院,患者10 d前在外院体检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及下叶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后至本院进一步诊治,患者2018年曾在外院行颈静脉球体瘤手术治疗,入院后完善PET-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结节恶性可能,左肺上叶结节代谢不高,不除外恶性病变,胸心外科会诊后予以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左肺下叶结节楔形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术",术中快速病理提示富于血窦的肿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膜糖蛋白56(CD56)(+)、嗜铬素A(CgA)(+)、Ki67(+约2%)、PanCK(-)、孕激素(PR)(-)、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散在+)、突触素(Sy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22C3)](约40%的肿瘤细胞胞浆弱阳性).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符合PGL.手术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法(NGS)检测425个基因的外显子和融合相关内含子等,结果未提示有肿瘤特有突变及胚系突变,仅检测到药物代谢相关酶类多态性基因突变,包括胞苷脱氨酶基因(CDA)、二氢嘧啶脱氨酶基因(DPYD)、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2)、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GSTM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未检测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肿瘤突变负荷(TMB)为0个突变/100万个碱基(Mb).患者术后恢复尚可,目前考虑至外院进一步化疗.结论:PGL是少见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常以转移病灶的表现就诊,并发肺部转移者相对少见,临床容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文献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颈静脉球体瘤;肺转移瘤
作者姓名:
许容容;陆远;周建明;彭丹丹;朱晓莉;韩淑华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心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09
引用格式:
[1]许容容;陆远;周建明;彭丹丹;朱晓莉;韩淑华-.肺转移性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2):505-512
A类:
PanCK,ERCC2
B类:
转移性,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PGL,诊治过程,影像学表现,病理资料,病理特征,诊治方案,检发,肺结节,外院,胸部,左肺上叶,叶类,软组织,组织密度,本院,颈静脉球体瘤,PET,左肺下叶,除外,恶性病变,胸心外科,会诊,全麻,胸腔镜下,楔形切除术,淋巴结,术中快速病理,富于,血窦,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膜糖蛋白,CD56,CgA,Ki67,孕激素,PR,钙结合蛋白,突触素,Syn,TTF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L1,22C3,肿瘤细胞,弱阳性,结合临床,临床病史,手术标本,高通量测序法,NGS,外显子,内含子,胚系突变,药物代谢,酶类,多态性,基因突变,胞苷,脱氨酶,CDA,嘧啶,DPYD,核苷酸切除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XRCC1,未检,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肿瘤突变负荷,TMB,万个,碱基,Mb,术后恢复,尚可,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典型,常以,移病,误诊,有赖于,病理检查,肺转移瘤
AB值:
0.3662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