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抗菌蓝光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抗菌蓝光(aBL)疗法是一种基于光的非抗生素抗菌方法,具有内在的抗菌作用,不需要外源性光敏剂的参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BL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细菌中存在的内源性光敏剂吸收特定波长的蓝光,随后被激发到三重态产生活性氧(ROS),ROS迅速与微生物大分子反应,损害细胞膜、脂质和遗传物质等,从而实现抗菌的目的.aBL可以高效灭活浮游细菌和抑制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并能降低动物模型感染部位的细菌存活率.目前aBL已被广泛应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是导致患者病灶不愈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抗生素等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抗菌治疗面临重大挑战.aBL作为一种既能安全高效灭活细菌又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新方法,对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前景.现重点介绍aBL对细菌的灭活机制、灭活效果(包括浮游细菌、菌斑生物膜和体内外实验)和aBL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aBL成功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抗菌蓝光;细菌感染性疾病;内源性光敏剂;活性氧;抗菌效果
作者姓名:
王瑞凤;刘旭旭;李芳;刘敏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引用格式:
[1]王瑞凤;刘旭旭;李芳;刘敏-.抗菌蓝光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1):249-255
A类:
抗菌蓝光,aBL,内源性光敏剂
B类:
细菌感染性疾病,抗菌作用,外源性,发到,三重态,生活性,ROS,生物大分子,细胞膜,遗传物质,浮游细菌,菌斑生物膜,动物模型,感染部位,菌存活率,寻常痤疮,临床试验,愈甚,至死,细菌耐药性,抗菌治疗,安全高效,灭活效果,体内外,临床应用研究,成功应用,抗菌效果
AB值:
0.1901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