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蓝莓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摘要:
为明确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叶片涂抹接种法测定其致病性,并于室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发病蓝莓叶片分离得到3株形态特征一致的菌株,代表菌株LC-1菌落呈深棕色,菌丝白色至浅红棕色;大型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长303~410μm,分枝末端产生2~4个瓶梗;囊泡棒状,大小为(12~30)μm×(2~5)μm;大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两端半圆形,大小为(48~82)μm×(4~7)μm.采用Act,H3,EF-1α和β-tub 4段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LC-1与柯氏丽赤壳菌(Calonectria col-hounii)聚在同一分支.蓝莓叶片接种菌株LC-1后出现典型的叶斑症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柯氏丽赤壳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该菌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甘氨酸.
文献关键词:
蓝莓;叶斑病;柯氏丽赤壳菌;生物学特性
作者姓名:
杨秀梅;王丽花;张艺萍;吴学尉;周旭红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5;云南大学农学院,昆明650504;云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科技实验中心,昆明650500
引用格式:
[1]杨秀梅;王丽花;张艺萍;吴学尉;周旭红-.蓝莓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0):48-55
A类:
蓝莓叶斑病,多基因联合序列分析,tub,柯氏丽赤壳菌,hounii
B类:
叶斑病病原菌,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种类,组织分离,单孢分离法,分离纯化,形态学特征,病原鉴定,涂抹,致病性,LC,菌落,深棕色,浅红,红棕色,分生孢子,无色,分枝,囊泡,棒状,圆柱形,半圆形,Act,H3,EF,联合构建,建系,系统发育树,Calonectria,col,系统发育分析,可溶性淀粉,菌丝生长,氮源,甘氨酸
AB值:
0.2697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