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不同输血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79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大于80 g/L且术后7 d内血红蛋白最低值小于80 g/L.根据围术期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与未输血组,其中输血组52人,未输血组27人,评估两组间患者基础疾病、围手术期因素及预后情况,并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优化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结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前及围术期各项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未见明显输血相关并发症,但输血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未输血组(P<0.05),且在隐形失血量较大的情况下输血组(P<0.05)以及宽松型输血策略(P<0.05)(血红蛋白低于80 g/L)均可减少患者围术期死亡率.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科医生及麻醉师应考虑到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治疗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失血,适当放宽输血指征,及时早期输血,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文献关键词:
髋骨折;失血;输血;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喻萍;金奇彦;左静;宋学敏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湖北 武汉 43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喻萍;金奇彦;左静;宋学敏-.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预后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5):806-810
A类:
B类:
输血策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内固定,内固定治疗,武汉大学,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入院时,最低值,围术期输血,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预后情况,死亡原因,初步分析,血液管理,统计学差异,相关并发症,隐形失血量,宽松,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科医生,麻醉师,髓内固定,放宽,指征,术后功能恢复,生存质量,髋骨折
AB值:
0.213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