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设计及理论计算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对一系列具有π共轭结构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计算了此类衍生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分子内电荷分布特点以及三重激发态特性.结果显示,在二氢卟吩大环结构中共轭引入给电子芳香基团(如对甲氧基苯基),可使化合物(例如B2)的Q带吸收发生红移,分子内负电荷聚集增强,减小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EST),有利于发生系间窜越,使单线态氧产量增加,导致强效的肿瘤生长抑制;并且,在B2分子大环中心配合Pd原子会进一步减小△EST.因此,对于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引入给电子共轭基团并配合金属原子是提高其PDT治疗效果的有效改进策略.
文献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二氢卟吩;光动力治疗;吸收光谱;电荷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喜;王柳;赵建章;赵伟杰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药学系 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喜;王柳;赵建章;赵伟杰-.新型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设计及理论计算研究)[J].化学通报(印刷版),2022(12):1505-1509,1482
A类:
B类:
二氢卟吩,光敏剂,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共轭结构,理论模拟,衍生物,吸收光谱,光谱特征,电荷分布,激发态,芳香,基团,甲氧基,苯基,B2,收发,红移,负电荷,单重,三重态,能级差,EST,系间窜越,单线态氧,强效,肿瘤生长,生长抑制,环中,Pd,子会,PDT,有效改进策略,光动力治疗
AB值:
0.418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