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苯并噻唑铱配合物的分子设计
文献摘要:
苯并噻唑铱配合物通常发红光,且具有较高的磷光量子效率,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电显示领域.为了提高人们对此类配合物发光性能的认识,提升材料设计的精准性,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研究了三个同分异构体铱[(nbt)2Ir(pic)][nbt = 2-(2,3萘基)苯并噻唑(1);2-(3,4萘基)苯并噻唑(2);2-(4,5萘基)苯并噻唑(3);pic = 2-羧基吡啶]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配合物的最低能吸收和发射分别在515 nm(1)、489 nm(2)、479 nm(3)和697 nm(1)、628 nm(2)、612 nm(3),它们都起源于HOMO→LUMO的激发,且具有相似的MLCT/ILCT混合跃迁特征.萘环连接位置的改变并未对配合物主体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但空间位阻和共轭效应的双重作用会导致其发光颜色产生明显变化,这对设计和合成全色显示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红光发射;双齿配体;光谱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聂建航;金雨廷;周慧;田煜渤;张建坡;金丽
作者机构: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聂建航;金雨廷;周慧;田煜渤;张建坡;金丽-.苯并噻唑铱配合物的分子设计)[J].山东化工,2022(24):39-41,46
A类:
nbt
B类:
苯并噻唑,铱配合物,分子设计,发红,磷光,光量子,量子效率,电显,发光性能,材料设计,精准性,含时密度泛函,TD,DFT,同分异构体,2Ir,pic,萘基,羧基,吡啶,电子结构,光谱特征,HOMO,LUMO,MLCT,ILCT,跃迁,主体结构,重大影响,空间位阻,共轭效应,双重作用,全色显示,红光发射,双齿配体
AB值:
0.4300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