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油田污水气浮选沉降罐溶气单元工艺结构优化
文献摘要:
为形成油田污水溶气气浮处理工艺沉降罐的结构改进方案,满足油田污水的不断提效处理,考虑溶气单元布气工艺控制面积及布气工艺控制液位高度,利用多相流混合模型,模拟研究了溶气气浮沉降罐溶气单元工艺结构对油田污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布气环气体释放头布置、布气环布局及布气液位高度有益于获得均衡的配水单元压力场分布、稳定有序的分离流场粒子运动迹线特征及较好的除油、除悬浮物效果;在回流比25%、溶气释放压差0.6 MPa工况下,优化确定溶气单元布气环上均匀分布的气体释放头间距为856 mm,气体释放头数量为22个,布气环布局采用双环形布气结构,其高度控制在沉降罐内10.6~9.7 m的区域;溶气单元在此优化工艺结构下,可使油田污水沉降处理的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65%以上和35%以上,揭示出优化溶气单元工艺结构是实现油田污水高效气浮选处理的有效途径.
文献关键词:
结构优化;溶气气浮;分离流场;数值模拟;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帆;黎志敏;张菁;赵德银;周楠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帆;黎志敏;张菁;赵德银;周楠-.油田污水气浮选沉降罐溶气单元工艺结构优化)[J].石油机械,2022(01):91-99,107
A类:
B类:
油田污水,水气,浮选,沉降罐,单元工艺,工艺结构,水溶气,溶气气浮,处理工艺,结构改进,改进方案,提效,工艺控制,控制面积,液位高度,多相流,混合模型,浮沉,水分离,分离性能,气体释放,气液,有益于,配水,压力场,场分布,分离流场,粒子运动,迹线,线特征,回流比,压差,均匀分布,头数,双环,气结,高度控制,罐内,优化工艺,水沉,沉降处理,除油率,悬浮物去除,去除率,污水处理
AB值:
0.3877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