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体表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引导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体表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引导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382例,采用体表直角三角形定位法构建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1/3点进针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导线,观察患者穿刺点距锁骨的垂直距离、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382例患者中,年龄为(70.4±12.6)岁,男性260例(68.1%).穿刺成功364例(95.3%);首次穿刺成功330例(86.4%);经调整位置及角度后再次穿刺成功34例(8.9%);3例(0.82%)误穿动脉,2例(0.55%)出现气胸,1例(0.27%)因术前合并使用抗凝药物发生囊袋血肿;术后2周内4例(1.1%)出现电极脱位.未穿刺成功的18例(4.7%)改用锁骨下静脉途径穿刺成功,其中1例(5.56%)出现气胸,1例(5.56%)出现电极微脱落.穿刺点距锁骨下缘垂直距离为(4.574±0.543)cm,且与患者体重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体表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引导腋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点距锁骨下缘垂直距离在3.5~5.5cm内,且与患者体重指数具有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腋静脉;心脏介入;心脏起搏器
作者姓名:
李月;陶四明;魏巍;杨志刚;贾吉;韩明华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引用格式:
[1]李月;陶四明;魏巍;杨志刚;贾吉;韩明华-.体表直角三角形定位法引导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01):8-11
A类:
B类:
直角三角形,腋静脉穿刺,应用观察,起搏器电极,电极导线,有效性和安全性,入心,心脏起搏器,斜边,边上,进针,针穿刺,穿刺点,垂直距离,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气胸,抗凝药物,囊袋血肿,脱位,改用,锁骨下静脉,极微,下缘,体重指数,数具,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5cm,心血管病学,心脏介入
AB值:
0.2416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