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经济、非农就业和相对贫困
文献摘要:
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发展好数字经济,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促进非农就业,都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方式.该文使用2013—2019年的省级宏观面板数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267组农村家庭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相对贫困的缓解机制,并验证非农就业水平在数字经济缓解相对贫困路径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赋能相对贫困人群可以显著缓解相对贫困程度,非农就业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但这对不同类型相对贫困人群的效应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减贫效果最明显,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则出现"数字鸿沟"现象;数字经济在低净资产水平家庭的减贫效果比高净资产水平家庭更明显,这为推广"数字化+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结合各地方实际需求,正确引导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减贫提供网络基础;切实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农户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发展监测全国相对贫困的网络信息系统.
文献关键词:
相对贫困;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中介效应;数字减贫
作者姓名:
汪德荣;孙咸宁
作者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南宁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引用格式:
[1]汪德荣;孙咸宁-.数字经济、非农就业和相对贫困)[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28-43
A类:
B类:
相对贫困,长期存在,工农,城乡关系,有效方式,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缓解机制,非农就业水平,贫困人群,中部地区,地区数字经济,减贫效果,数字鸿沟,净资产,产水,正确引导,导数,经济基础设施,数字减贫,网络基础,相关产业,就业机会,农业要素,发展监测,国相,网络信息系统
AB值:
0.2879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