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转型: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以贵州为例
文献摘要: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由于相对贫困的长期存在,后扶贫时代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其贫困治理转型也有其必要性。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发生将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趋势,贫困治理理论探索主要包括变革贫困治理观念、调整贫困识别标准、创新贫困治理战略、完善贫困治理体制机制和优化贫困治理模式等方面;其实现路径应根据农村致贫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不断进行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创新、调整和改革。
文献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转型;乡村振兴;贫困治理
作者姓名:
廖洪泉;田钊平;杨建春;柳一桥
作者机构: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系,贵州贵阳,550025;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浙江东阳322100;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引用格式:
[1]廖洪泉;田钊平;杨建春;柳一桥-.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转型: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以贵州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09-117
A类:
B类:
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治理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后,相对贫困,长期存在,必然性,新情况,治理理论,理论探索,治理观,贫困识别,识别标准,新贫困,治理战略,治理体制机制,致贫
AB值:
0.3421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