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阿拉斯加地区岩石圈速度结构
文献摘要:
阿拉斯加地区由不同地质时期的地体向北增生而成,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复杂.ANF(Array Network Facility)网站新近提供的来自USArray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填补了阿拉斯加地区西部和北部的观测空白,本文选取该区域中345个台站记录的5638个地震事件的P波、S波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该地区的岩石圈三维P波速度模型和地震重定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阿拉斯加西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倾角较大,深部地幔楔表现为P波低速异常,推测由俯冲板块顶部脱水产生的流体释放到地幔楔并触发部分熔融所致,这些熔融物质上升到达地表形成阿留申火山岛链;中部亚库塔特(Yakutat)地体与太平洋板块发生耦合,俯冲倾角减小,一方面使地壳压应力增加,引起地壳增厚和楚加奇(Chugach)山脉隆升,另一方面导致该处地幔楔降温从而使产生的熔体减少,并随着地壳压应力的增加部分地壳裂隙闭合,阻断了熔体上升至地表,从而形成迪那利(Denali)火山空区;亚库塔特地体与东部兰格尔(Wrangell)火山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分界,兰格尔火山区下方的低速区(与岩浆活动对应)集中于西北侧,火山区的岩浆来源可能与环形地幔流沿太平洋—亚库塔特板块边缘的上升流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阿拉斯加地区深部复杂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导致了其地表复杂的地质构造.
文献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岩石圈速度结构;太平洋板块俯冲;迪那利火山空区;兰格尔火山区
作者姓名:
周少贤;薛梅
作者机构:
中国上海 20009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 200092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少贤;薛梅-.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阿拉斯加地区岩石圈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2022(03):374-387
A类:
岩石圈速度结构,USArray,双差地震层析成像,Yakutat,Chugach,Wrangell,兰格尔火山区,迪那利火山空区
B类:
双差层析成像,成像方法,阿拉斯加,构造演化,地质构造,构造复杂,ANF,Network,Facility,新近,地震台网,地震台站,观测数据,数据填补,地震事件,演得,波速,速度模型,地震重定位,定位结果,深部地幔,低速异常,俯冲板块,放到,部分熔融,熔融物,表形,阿留申,火山岛,岛链,库塔,塔特,地壳,压应力,增厚,山脉隆升,该处,熔体,着地,裂隙,Denali,特地,分界,岩浆活动,西北侧,地幔流,上升流,地球动力学过程,太平洋板块俯冲
AB值:
0.266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