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莫霍面性质
文献摘要:
文中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东南部地区70个高密度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记录的2a内的远震数据,计算并分别分析单个台站以及沿剖面叠加的接收函数频率特征(高频接收函数莫霍面Ps转换波和多次波多峰值现象),并通过观测和理论接收函数拟合构建了研究区下方莫霍面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莫霍面相关的接收函数频率特征多样,在绝大多数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频率特征,反映了研究区壳幔过渡带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均匀性.由构建的S波速度结构可知,研究区域的莫霍面并非简单的一级速度界面,而是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过渡带,意味着研究区下方的地壳具有高黏滞性,不利于下地壳物质的流动,并可据此推断壳幔边界可能存在一些镁铁质物质.而该区域地壳与地幔之间这种复杂的过渡带特征可能是上地幔热物质上涌和底侵作用所致.
文献关键词: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莫霍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婷;沈旭章;梅秀苹;焦煜媛;李敏娟;苏小芸;季婉婧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 730000;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甘肃省地震局,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婷;沈旭章;梅秀苹;焦煜媛;李敏娟;苏小芸;季婉婧-.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莫霍面性质)[J].地震地质,2022(05):1290-1312
A类:
B类: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莫霍面,东南部,南部地区,外流,流动观测,观测台阵,台阵记录,2a,远震,台站,Ps,转换波,多次波,波多,多峰值,函数拟合,波速,速度结构,断裂带,过渡带,带结构,非均匀性,高黏,黏滞性,下地壳,铁质,上地幔,热物,上涌,底侵作用
AB值:
0.3401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