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春秋》"为尊者讳"的文化认知价值
文献摘要:
《春秋公羊传》云:"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其中"讳"因所指未尽其义,致后世理解多有歧义.后《春秋谷梁传》云:"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为尊者讳"表面是"讳名",而实际是"讳耻",意在通过"义讳"揭示"不耻".从文化认知视角看,"为尊者讳"及其释读均是文化认知的产物.春秋以前,"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主要是"讳名";春秋至秦政期间,"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主要是"讳耻";秦皇汉武以后,"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不仅在于"讳名",更在于"讳耻".今天应科学认识"为尊者讳"的儒学义涵,重估"为尊者讳耻"在当代的文化认知价值.
文献关键词:
为尊者讳;为尊者讳耻;讳名;知耻;文化认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习之;袁玉立
作者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合肥23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习之;袁玉立-.论《春秋》"为尊者讳"的文化认知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88-93
A类:
为尊者讳,文化认知价值,为尊者讳耻,讳名
B类:
公羊传,贤者,所指,未尽,尽其,后世,歧义,谷梁传,不耻,认知视角,释读,秦皇汉,科学认识,儒学,重估,知耻
AB值:
0.175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