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海扩张前序岩浆活动:解译华南三水盆地古近纪玄武质岩浆作用过程
文献摘要:
华南三水盆地古近纪玄武岩(64~43 Ma)记录了南海扩张前大陆裂解过程中的岩浆?构造活动,但其岩浆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并不清楚.为此,作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三水盆地古近纪玄武岩具有OIB型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由软流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该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显示复杂的环带结构,包括正环带、反环带及韵律环带结构,指示了复杂的岩浆作用过程.正环带单斜辉石斑晶为核?边结构,其核部圆化或呈不规则形状,边部自形,指示了早期晶体与晚期演化岩浆混合后发生熔蚀?再生长过程.绝大部分反环带单斜辉石斑晶为核?幔?边结构,其核部相对低Mg,并被部分熔蚀呈不规则状或圆化,幔部相对高Mg,边部自形,反映了相对原始岩浆的补给作用.个别反环带单斜辉石为核?边结构,其核部Al2O3、TiO2含量和Mg#值明显偏低,为下地壳捕虏晶,表明岩浆从地幔源区上升汇聚到地壳岩浆房的过程中经历了轻微的地壳同化混染作用.韵律环带结构单斜辉石核部常为不规则状,幔部成分呈韵律状变化,边部自形,记录了岩浆对流及多次岩浆演化?补给过程.虽然单斜辉石斑晶结构复杂,但具有相近的结晶压力(0.32~0.47 GPa)和结晶温度(1080~1135℃),表明其源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浅部岩浆房.南海扩张前夕,北部陆缘岩石圈强烈拉伸、减薄,致使岩石圈?软流圈界面明显抬升,岩浆主要汇聚于浅部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异、补给与对流作用.由于地壳岩浆房发生了持续的幔源岩浆补给作用,持续的热传导促使三水盆地局部区域的地壳熔融形成粗面岩和流纹岩(厚度超过1000 m),为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成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关键词:
单斜辉石;环带结构;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岩浆房;南海
作者姓名:
杨锦;杨帆;黄小龙;朱圣柱;苗秀全;贺鹏丽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 深地科学卓越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4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引用格式:
[1]杨锦;杨帆;黄小龙;朱圣柱;苗秀全;贺鹏丽-.南海扩张前序岩浆活动:解译华南三水盆地古近纪玄武质岩浆作用过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03):530-551
A类:
B类:
南海扩张,前序,岩浆活动,解译,华南,三水盆地,古近纪,岩浆作用,作用过程,玄武岩,Ma,大陆裂解,构造活动,岩浆演化,动力学机制,岩石学,矿物学,OIB,微量元素,元素组成,组成特征,软流圈地幔,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韵律,不规则形状,岩浆混合,熔蚀,生长过程,绝大部分,Al2O3,TiO2,Mg#,下地壳,同化混染,石核,结晶压力,GPa,结晶温度,浅部岩浆房,前夕,岩石圈,减薄,抬升,岩浆分异,给与,源岩,岩浆补给,热传导,局部区域,粗面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成因机制
AB值:
0.2723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