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川西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
文献摘要:
为构建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从源区及岩浆演化角度研究了川西牦牛坪和里庄两个典型稀土矿床.牦牛坪碱性正长岩元素和Sr、Nd、Pb、B同位素以及里庄基性脉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来自俯冲板片熔/流体的共同交代使地幔源区发生稀土初始富集,切壳拉张性深大断裂引发的脉动式软流圈上涌,诱发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富稀土和挥发分的碱性母岩浆.牦牛坪云母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壳岩浆房中,幔源碱性母岩浆经适度演化后不混溶形成了碱性硅酸盐熔体与富SO3和F的碳酸盐熔体.牦牛坪氟碳铈矿原位Th-Pb定年和单斜辉石、磷灰石成分和方解石C-O、Sr、Pb同位素及组成研究显示,不混溶的硅酸盐熔体与碳酸盐熔体经充分演化,分别形成碱性岩型、霓辉重晶伟晶岩型和碳酸岩型稀土矿体.里庄矿床霓长岩化研究显示,富稀土流体出溶和强烈的水-岩反应有利于稀土元素超常富集成矿.此外,牦牛坪矿床杂岩体中的碱性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显示,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持续性地热异常对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源区稀土富集、熔体不混溶、充分的岩浆-热液演化及区域高热状态可能是形成超大型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重要控制因素,并据此构建了川西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
文献关键词:
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源区过程;岩浆演化;成矿模型;川西
作者姓名:
翁强;牛贺才;杨武斌;李宁波;单强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深部地球科学卓越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引用格式:
[1]翁强;牛贺才;杨武斌;李宁波;单强-.川西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2(03):前插2-前插3,465-473
A类:
霓长岩化,源区过程
B类:
川西,碳酸岩型稀土矿,稀土矿床,成矿模型,岩浆演化,化角,牦牛,里庄,碱性正长岩,Sr,Nd,Pb,基性脉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化学研究,俯冲,交代,地幔源区,拉张,深大断裂,脉动式,软流圈,上涌,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挥发分,母岩浆,云母,微量元素分析,地壳,岩浆房,房中,不混溶,硅酸盐熔体,SO3,碳酸盐,氟碳铈矿,Th,定年,单斜辉石,磷灰石,方解石,碱性岩型,伟晶岩型,矿体,流体出溶,稀土元素,超常富集,杂岩体,花岗斑岩,锆石,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Hf,地热异常,超大型,稀土富集,热液,高热,热状态,控制因素
AB值:
0.2997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