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的医联体模式对脑卒中全程康复的干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的医联体对脑卒中患者全程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50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干预,每月1次电话回访,同时与当地医疗部门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的医联体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全程康复进行干预.干预治疗3个月后,采用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2组运动功能康复情况,采用格林伯格情境、情绪评估法测评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3种情境下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建立基于互联网与医联体的上下联动运行机制,应用保护动机理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全程康复延续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与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康复效果.
文献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医联体;保护动机理论;脑卒中;全程康复
作者姓名:
陈谷霖;邓秋玲;杨保华;胡永青;付丽;周京芳;刘爱华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南昌 330006;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修水 332400;武宁县中医院内科,江西 武宁 332300;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科,南昌 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谷霖;邓秋玲;杨保华;胡永青;付丽;周京芳;刘爱华-.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的医联体模式对脑卒中全程康复的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2(04):80-83
A类:
B类:
互联网医疗,保护动机理论,医联体模式,全程康复,干预效果,对脑卒中患者,出院护理,护理指导,每月,电话回访,地医,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干预治疗,Barther,Fugl,Meyer,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康复,康复情况,格林伯格,情绪评估,预后观察,功能评分,下情,情绪状态评分,上下联动,联动运行,延续服务,脑卒中康复,康复效果
AB值:
0.260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