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仿真与优化
文献摘要:
为研究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设置参数与通行效率的关系,实地调查设置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的参数并评估运行情况,采用VISSIM交通仿真方法,建立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仿真基础模型,以通行效率最大为评价标准,综合考虑信号配时方法、逆向可变车道数量、逆向可变车道长度3个设置因素,变动参数开展多方案仿真,确定参数变化对通行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逆向可变车道设置长度应考虑左转交通量大小、设置数量、交叉口配时等因素综合确定.左转交通量较低时进行配时优化可以大幅降低交通延误,不适宜设置逆向可变车道;左转交通量较高时,增加逆向可变车道设置数量可以显著降低车均延误,当设置2条逆向可变车道采用配时优化方案的交叉口通行效率最高,可以降低交通延误约66%~79%.确定逆向可变车道的设置条件为左转车流量大于230 pcu/h、进口道饱和度大于0.8,并提出主信号相位配时优化控制策略以及预信号开启时间与关闭时间的计算方法,为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设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交叉口交通控制;逆向可变车道;VISSIM仿真;设置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丽颖;马磊霞;陈詹迪;王清洲;宋倜
作者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401;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4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丽颖;马磊霞;陈詹迪;王清洲;宋倜-.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仿真与优化)[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22(06):85-91
A类:
误约,交叉口交通控制
B类:
逆向可变车道,设置参数,通行效率,实地调查,运行情况,VISSIM,交通仿真,仿真方法,基础模型,信号配时,配时方法,道数,道长,多方案,参数变化,左转,转交,交通量,交通延误,车均延误,设置条件,转车,车流量,pcu,信号相位,相位配时,优化控制策略,预信号,开启时间,关闭时间
AB值:
0.2333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