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震Lg波衰减成像方法、算法、数据处理流程及应用
文献摘要:
随着现代地震观测系统的快速发展,地震信号能够在更宽的频带、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空间密度以数字形式被准确地记录下来,由此提供了利用大量高质量地震数据获取地下介质品质因子Q值精细分布的可能性.?地震Lg波是区域地震记录中最显著的震相之一,因其主要在地壳内以导波形式传播或能量集中在壳内的高阶面波的叠加,所以常常被用来研究地壳的衰减属性.?本文对利用Lg波进行地壳衰减测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回顾,对相关的反演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与此有关的大量实际问题有所述及,例如区域地震资料收集、震相分离、噪声分析和数据质量控制,振幅谱计算、去噪处理等.?进一步介绍了衰减成像结果在研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以中国台湾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数据处理为例,介绍了地壳Lg波成像的具体流程.?根据416个区域地震事件在8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8650条垂直分量波形记录,建立了台湾岛及周边宽频带、高分辨率的地壳Lg波Q值模型,模型频率范围为0.05~10.0?Hz.?在数据覆盖较好的地区,分辨率可达0.25o×0.25o.?模型揭示出该区地壳Lg波Q值横向变化显著,以岛内高Q值、周边低Q值为主要特征.?低Q异常主要出现在台湾东北部南日岛盆地、东南部台南盆地、台湾东部菲律宾板块俯冲带以及欧亚板块的碰撞带、花东海盆、琉球弧和冲绳海槽等区域.?这些强衰减区与板块碰撞引起的强烈构造活动有关.
文献关键词:
Lg波;地壳衰减;Q值成像;反演方法;数据处理;台湾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连锋;谢小碧;何熹;沈琳;张蕾;姚振兴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29;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研究所,美国圣克鲁兹,CA 950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连锋;谢小碧;何熹;沈琳;张蕾;姚振兴-.地震Lg波衰减成像方法、算法、数据处理流程及应用)[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2(06):721-744
A类:
地壳衰减,花东海盆
B类:
Lg,成像方法,处理流程,代地,地震观测,观测系统,地震信号,动态范围,空间密度,字形,地记,记录下来,数据获取,介质品质因子,区域地震,地震记录,震相,导波,面波,衰减属性,衰减测量,系统回顾,反演方法,与此有关,述及,地震资料,资料收集,相分离,噪声分析,数据质量控制,振幅谱,去噪处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中国台湾,周边地区,地震数据处理,具体流程,地震事件,宽频带,地震台站,垂直分量,台湾岛,25o,岛内,东北部,南日岛,东南部,台南,菲律宾,板块俯冲,俯冲带,欧亚,琉球,冲绳海槽,构造活动
AB值:
0.4026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