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绩效导向的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探析
文献摘要:
财政供养人员是党和政府履职的基础条件和衡量政府规模的重要指标.我国历经的八轮机构改革均以精兵简政、控编提效为基本目标,但人员规模未走出"精减—膨胀—再精减—再膨胀"的循环圈,究其原因在于机构编制调控缺乏明晰的价值标准和技术标准.绩效导向作为一种责任机制,人民是评价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主体,满意度是检验规模的尺度,标准化为实现目的的技术路径.基于"只减不增"的刚性约束和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矛盾,综合政策体制、人员结构、职责职能、部门效能等影响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推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考核奖惩体系,规范编外人员管理,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文献关键词:
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绩效治理;编制效能
作者姓名:
郑方辉;刘承诚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引用格式:
[1]郑方辉;刘承诚-.基于绩效导向的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09-116
A类:
编制效能
B类:
绩效导向,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标准化,党和政府,履职,基础条件,政府规模,八轮,轮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提效,基本目标,精减,究其原因,机构编制,价值标准,责任机制,技术路径,刚性约束,公共服务需求,现实矛盾,政策体制,人员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化入,放管服,化考,奖惩,编外人员,人员管理,绩效治理
AB值:
0.3635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